|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丰润文化

丰润文化

关键词:文化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城市中国-丰润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bfrliuji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97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1941年1月25日,日本侵略者在潘家峪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血案,全村1700口人中有1230名惨死于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潘家峪人民没有被屠杀吓倒,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亲人的尸体,拿起武器,继续斗争。

    为了纪念发生在1941年1月25日潘家峪村的大惨案死难的同胞,解放后,有关部门对潘家峪惨案遗址的保护和利用,1952年唐山专署拨款,修建了村南陵园,陵园内有四座坟茔,一座纪念碑,一座祠堂。1972年原丰润县人民政府投资建馆,当时叫潘家峪革命纪念馆,建有展室8间,文物库房和办公用房6间,总计430平方米。1995年潘家峪惨案遗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名更定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并开始新馆的建设。新馆从1997年开始筹建,历经一年半时间,总投资412.8万元,其中省拨123万元,唐山市投资157万元,原丰润县投资132.8万元。该馆设计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一等奖,土建被唐山市建委评为优质工程,室内布展被河北省室内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良工程。纪念馆楼总面积1246平方米。包括序厅、主厅、尾厅和音像放映厅。馆外有6处遗址,包括西大坑、老槐树、小铁门、日军指挥部、潘家大院、南岩子。纪念馆的整个布展工作,馆内有文物藏品56件,其中一级文物二件、二级文物一件、三级文物四件,一般文物49件。通过原始照片、实物、文字介绍等,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暴行,表现了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2001年6月,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潘家峪惨案记

    潘家峪,座落在燕山山脉腰带山东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东北30公里处。该村始建于永乐二年,世代繁衍。

    当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中华民族之际,英雄的潘家峪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抗日堡垒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潘家峪这个偏僻的山村周围也是三里一碉,五里一堡,二十里内林立着十几个炮楼,真是出门见碉堡,处处有哭声。

    1938年初,我八路军和地方党政工作人员,先后来到潘家峪,宣传"抗日救国"的伟大真理,动员群众抗战。灾难沉重的潘家峪人民终于盼到了救星,看到了希望 ,他们认识到要翻身、要解放,只有自己行动起来,自己救自己。他们响应共产党的伟大号召,积极奋起抗战。

    1939年,潘家峪党支部光荣诞生,党支部成员决心在党的领导下,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随着形势的发展,我方主要机关、兵工厂、尖兵报社、印刷厂、监狱等十几个单位,先后设在潘家峪,潘家峪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子弟兵,积极为子弟兵站岗放哨,烧火做饭,照顾伤员,制作军衣。民兵破坏交通、割电线、埋地雷、打伏击、炸碉堡、拿炮楼,积极配合子弟兵打击敌人。那时,四周据点的敌人常来潘家峪扫荡,为了监视敌情,潘家峪人民在南山尖上树起了"消息树",敌人一来,"消息树"就倒,群众及时转移,报国队就做好战斗准备,在村头阻击敌人。在1938年到1940年春敌人来村烧杀、抢掠138次,报国队就从村头打了54次村头大仗,潘家峪的抗日烈火越烧越旺。

    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争,极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面对潘家峪这座打不垮、攻不进的抗日堡垒,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必欲除之而后快,丧心病狂地要把潘家峪人民斩金尽杀绝。

血色黎明

    1941年1月,日本驻唐山部队指挥官召集丰润日本顾问佐佐木二郎以及遵化、玉田、滦县、迁安、卢龙、抚宁等县日本军官和伪丰润公署、警备大队、警察所等日伪人员,策划了血洗潘家峪的阴谋。

    1941年1月25日(旧历腊月二十八)日本侵略者集中了十几个县的3000多名日军和2000多名伪军,乘着黎明前的黑暗,把潘家峪紧紧包围起来。太阳刚一冒嘴儿,3000兽兵的铁蹄踏碎了潘家峪宁静的清晨,这个美丽的村庄立时被枪声,砸门声,哭叫声和兽兵们呀呀吼叫的声音笼罩了,惨案的策划者唯恐跑掉一个潘家峪人,因此把伪军全部放在四外的山上站岗,日军则全部扑进村中,这些全副武装的大和武士们用枪托,用刺刀把人们全部驱赶到位于村中心的西大坑。一些走路缓慢或者不能出门的老人,则被日本兵当场用刺刀挑死;日本兵看见妇女就强奸,然后再杀害,因此许多妇女死在全村各个角落。 西大坑位于村中心,长30米,宽10米,周围是一人高的石坝,大坑里全是冰,浮头还有一层小雪,全村被拽出来的人都被驱赶到这里。鬼子本来想在这里屠杀,但是这里太小,人又太多,他们怕一开枪大家四散逃跑,杀不尽,斩不绝,就改变了主意。大约10点左右,一个翻译官走过来说:"你们都到大院去,看场好戏,然后就让你们回家过个痛快年。"

    潘家大院是这庄最大的地主潘惠林家的院子,一宅三院,院里有猪圈、菜窖、厢房、牲口棚、藤萝架。大院正门朝东,人们是从后门被赶进大院的,距西大坑不过50米,日本兵在这50米的距离内站成两排,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组成了一道刀的胡同,人们就在两排刺刀的逼视下,鱼贯进入院子。人们一进院子发现事情不好,起了骚动,没进院子的人们就往外涌,不愿进院子,门口的日本兵用刺刀乱捅,后边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刺刀的逼迫下又往前涌,当时就有很多老幼被踩死。人们被赶到大院后,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了。

火海悲歌

    大院里早已被日本兵铺上松枝和柴草,洒上煤油,墙上、房山全是密密麻麻的日本鬼子。他们向人群开枪、扔手榴弹。大院里各个角落都挤满了人群,火着起来之后,腾天的火焰,更多的人们则在各个院子了之间奔跑。在烈火浓烟中,人们辨不清方向,找不见亲人,趟着满地烈火奔突号叫。衣服燃烧着,头发燃烧着,人人都像一个火球在各个院落之间滚动。密集的枪弹扫向人群,飞蝗似的手榴弹投向人群,大院外边的两座小山之上,两架掷弹筒也向大院里发射着炮弹,人们惨叫着成片成片地倒下,汩汩的鲜血流成河,在腾着烈焰的土地上吱吱啦啦地淌,很快被烤干,然后又有新的血漫过来。人们的躯体在爆炸声中被撕裂、被击碎,断肢残臂被高高地扬上天空,然后又随着漫天血雨噼噼啪啪地落下来,落进烈火之中。衣服的碎片和飞灰被巨大的烟柱裹挟着旋转着飞上天空,使方圆几十里的村庄都能看见潘家峪上空那浓黑的烟幕,那如纸钱一般飘飘摇摇撒遍青山的飞灰。

    在西院厢房前头,日本军官用战刀砍村人们,村人们跪在地上求情,喊着饶命,可是日本军官像是没听见一样,照样挥舞着战刀朝人们砍去,每砍下一颗头颅,就提起来放在窗台上,大约是要计算自已屠杀的业绩吧,中国人的头颅像南瓜一样一直把窗台摆满了。

    有一个孕妇,被日本兵用刺刀挑开肚子,胎儿流出来,在肠子旁边蠕动,孕妇还在撕心裂肺地叫喊,不一会儿就没声儿了。

    被枪弹打伤的人们,不能动弹,被火烧的哭爹喊妈,悲号声令人心碎。眼瞅着,碰上点火星就着了,突突地冒蓝火儿,惨哪。

    厢房前,有二三十名妇女,一齐跪在地上,对着一个手举屠刀的日本军官苦苦哀求,乞求他饶过她们。但是这名军官好像并未经过女人的抚育与爱,他像游戏一样把这些女人的头颅砍下来,有的头颅落地之后,还在啃着冰冻的土地,直到把牙齿深深扎进泥土。

    屠杀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日本侵略者走了,留下了一片焦土的潘家峪,全村1700口人被杀掉1230名,23户被杀绝,96人受伤,全部财物抢劫一空,1235间房屋全被烧毁。

前仆后继

    惨案发生的第二天,我冀东军分区党政领导就率领十二团的官兵来到潘家峪,带来大批粮食、衣服、药品,挨家挨户地慰问、安抚,当时就有12名幸存的潘家峪青年参加了八路军,跨入复仇的行列。

    3月初,这个村子的20多名青年自动组织起3个"抗日复仇小分队",积极配合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附近村庄的子弟纷纷参加,迅速发展到120多人。

    5月9日,冀东抗日斗争领导人李运昌、周文彬、刘诚光、高敬之来到潘家峪,为了悼念死难亲人,在火石营村召开了由各村群众参加的追悼在大会。在大会上,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诚光庄严宣布潘家峪抗日复仇小分队正式合并组织起来,成立"潘家峪复仇团"。

    1942年7月18日,复仇团与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二团战士在迁安县甘河槽设伏,与敌激战五个小时,全歼150名日本侵略者,俘虏100余名伪军,潘家峪惨案的直接策划者--驻丰润日军指挥官佐佐木二郎也被潘家峪复仇团的战士亲手击毙。

    1942年8月,复仇团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为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二团独立连,后又编为七区队二连。

    60多年过去,今日的潘家峪又繁衍成500余户人家,1600余口人的富庶山庄,在庭院开辟700余亩葡萄园,年产葡萄120余万斤,被誉为北方发展葡萄生产的"小吐鲁番",1988年国家农业部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庭院葡萄生产现场会。

    潘家峪用自已的历史昭告世人: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